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6年第9期 > 正文
编号:12965878
多发性大动脉炎中医治疗方剂用药规律挖掘分析及临床应用举隅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5月1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2016年第9期
     5 讨论

    由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在临床上症候复杂,各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也不尽相同,但大家都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是本虚标实。何庆勇[5]、王聪一[6]、张素清[7]等医家均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,致肝肾气血阴阳不足,脉道不充。风、寒、湿、热等毒邪乘虚痹阻经络脉道,导致气血不通,经络痹阻,脉络拘急,遂成痹症。治疗均以益气养血、活血化瘀、温阳通络为主。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最常用的前12味药物是:川芎、黄芪、当归、白芍、桂枝、红花、赤芍、桃仁、丹参、鸡血藤、甘草、地龙。其中黄芪当归具有补气、生血、活血的功效,是补阳还五汤的主药,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,补益元气,意在气旺则血行,瘀去络通,为君药,当归养血活血通络而不伤血,用为臣药,本方以气虚为本,血瘀为标,即所谓“因虚致瘀”。这2味药不仅用药频次排在第1位和第2位,这个组合还是排在药对组合模式的第1位。黄芪桂枝具有益气温经,和血通痹的功效,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药,黄芪甘温益气,补在表之卫气,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,与黄芪配伍,益气温阳,和血通经,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,黄芪得桂枝,固表而不致留邪。这2组中药药对组合说明本病是在机体本虚的基础上发生的,治疗时需补足气血 ......
上一页1 2 3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741 字符